原标题:美图公司上半年财报长出“第二曲线” 非广告业务收入提升至42.9%
成都创新互联坚持“要么做到,要么别承诺”的工作理念,服务领域包括:成都网站制作、成都网站设计、企业官网、英文网站、手机端网站、网站推广等服务,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海勃湾网站设计、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,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。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!App的一次重大升级,往往能够透露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战略野心。
打开美图公司的核心产品“美图秀秀”,App界面已经不再是最初修图工具的布局。除了上方依然保留的工具模块之外,首屏还增加了包含“潮流穿搭、美妆护肤、拍照修图、美发教学、运动健身”等围绕“变美”基因的内容社区模块。
在外界看来,这是美图公司发力“变美”赛道,实现战略转型的一个缩影。
8月26日,美图公司(01357,HK)发布2020年中期财报。期内,美图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实现总收入5.575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0.1%,并录得经调整归母净利润2494万元人民币,实现半年盈利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图公司在收入结构方面产生质变,非广告业务的收入较去年同期的21.9%提升至42.9%,正逐渐成长为美图公司的“第二曲线”。
梳理发现,美图公司这条日益浮现的“第二曲线”,可以追溯到2018年下半年。这一年,美图公司实施战略转型,开始向“美”和“社交”两个方向发力,同时剥离重资产的业务,转变为一家以互联网业务为主的公司。
2020年初,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更将美图公司的使命升级为“让每个人都能简单变美”,并将“整合变美生态链,帮助用户全方位变美”作为美图公司愿景。
在转型之初,在线广告业务一直是美图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,高占比达80%。但通过2020年半年报可以看到,非广告业务收入规模正在迅速成长,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1.9%提升至42.9%,形成了第二条增长曲线。
在非在线广告业务中,高级订阅服务及应用内购买业务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9.2%至人民币8412.8万元,接近去年全年8598.7万元的收入;在总收入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.9%提升至15.1%。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增长37.3%达人民币2134万元,收入占比从3.3%提升至3.8%。其他收入增长126.2%达人民币1.335亿元,占比从12.7%提升至24%。
作为2019年上半年开始孵化的新业务,高级订阅服务及应用内购买业务成为了今年上半年增速最快的板块,已经成为美图公司增收的重要商业模式。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,美图公司就在财报中将其单列为一项业务说明,排序在广告业务之后,足见其分量。
在日前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,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表示,高级订阅服务及应用内购买业务是继在线广告业务之后的一个新的“变现增长亮点”,相关收入主要来自海外影像产品的订阅用户,并且该业务并未受到海外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,“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”。
最近新孵化的业务,则都放在“其他”收入中。2020年半年报中,美图公司重点介绍了基于美图秀秀社区的“达人内容营销解决方案”业务和针对B端客户的“美图宜肤”业务。
美图表示,达人内容营销解决方案业务是驱动“其他”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,贡献了这个大类近73%的收入。在吴欣鸿看来,美图作为图片、短视频等内容生产平台之一,用户具备良好的内容生产能力,是非常优质的网络达人、内容创作者的阵地。由于今年的疫情影响,美图用户从事网络达人相关工作,进行内容营销的意愿进一步被激发,美图可以提供一个平台给品牌方更好地沟通KOL和KOC做全网内容营销的工作,同时也提供如招募、培训、结算等配套解决方案。
吴欣鸿也表达了对该业务的期待。他表示,达人内容营销解决方案业务一方面可以为MCN客户带来更全面的推广收益,另一方面也将为美图生态内的达人用户带来商业变现机会,促进优质内容在美图平台上生产创作。
此外,美图宜肤业务也在上半年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。据介绍,美图宜肤是一款专注于AI测肤及美容解决方案的医美级的三摄皮肤检测仪,目前该产品已受到领先护肤品牌以及美容院的青睐。美图介绍称,目前正在尝试产品销售与高级订阅服务同步上线的业务模式。
相比2018年底,美图公司本次财报42.9%的非广告业务营收占比表明,公司对新商业模式的培育已经初见成效,“第二曲线”已经露出“尖尖角”。美图的财报还展望,公司未来的收入仍将继续增长,主要动力将来自达人内容营销解决方案业务,和高级订阅服务及应用内购买业务。
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,广告依然是极其成功和重要的商业模式。但没有一家公司会拒绝收入来源的多元化,以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。在今年疫情给整个广告行业带来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,美图公司新长出来的“第二曲线”,无疑为公司的未来增加了坚实的确定性。
对此,资本市场也给予了“投票”。财报发布后的次日,美图公司股价高开高走,一度上涨超16%,创下半年来涨幅。当天,美图公司成交约1.21亿股,涉资2.1亿港元,最终收于1.7港元,上涨9.68%,在港股通成份股涨幅排行中位列第三。 文/刘木春